【引自中時電子報2012.03.28報導】
桃源區勤和里遭八八水災分裂成三地,堅持不離村的廿八戶居民自立自強,成立桃源香梅「米如呼」工作坊,三年來已打響品牌建立口碑,一百多人昨天採收青梅,趕忙於清明節前製作脆梅與梅精,為部落找出生路。
勤和部落因八八水災受創聲名大噪,「米如呼」是勤和里的布農族語村落名,部落被劃定危險區域後,居民面臨遷村抉擇,廿八戶居民選擇「離災不離村」,繼續留在勤和定居,為尋找經濟來源,於是成立「米如呼」工作坊,銷售自產的青梅。
桃源香梅「米如呼」工作坊三年前獲得台北浩然基金會贊助,購置器材得以順利投入生產加工青梅,前天開始進行青梅採收及製作「脆梅」,居民請來龍山農場吳重富技術指導。
昨天製作脆梅第二天,一百多位居民採完青梅,下午在工作坊敲青梅及泡鹽、脫水等製作程序。領班SAVI表示,採收的青梅將全部製作梅精,脆梅與梅精須趕在清明節前製作。
他說,整個勤和平台種植的梅子產量約有八十萬公斤,成為當地重建的生活依靠,憑靠梅子產業的推展,「米如呼工作坊」已建立起好品牌與口碑。
連結網址:http://news.chinatimes.com/domestic/11050612/112012032800338.html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