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台灣原住民族社會裡,最能展現少數民族精神與特色的,莫過於傳統祭儀活動,多納魯凱人在當代祭典當中將傳統祭儀重新組裝和詮釋,形塑出每年分別於七月和十一月舉辦的「小米祭」和「黑米祭」。但多納魯凱人對於兩個祭典的書寫和論述,較強調黑米祭的意義和重要性,而對小米祭僅是一筆帶過。由此可知,黑米祭的重要性對魯凱族多納部落而言似乎高於小米祭。

5221979882_3eae6f8ed3_b  

「黑米」是多納聚落特有的穀物,分為兩類,一為稻米種,二為小米種,但黑稻米的傳說已無可考,只有黑小米的傳說還留傳至今。多納的新興意見領袖認為所有原住民都有小米祭,所以顯示不出自己聚落的特色,便格外加強對黑米祭的宣傳,以使黑米祭成為多納的代表象徵,因此在茂林鄉多納村的魯凱族,每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左右就有一場盛大的的黑米祭典,也就是多納魯凱族所稱的「搭巴嘎饒望」(Tapakarhavae)

5222022904_09d2434f7b_b  

5221381817_b628c8a573_b  5221382371_186105e56f_b  

黑米祭的祭典,傳統以來都是在每年的冬季舉行,當每一戶完成收割稻黑米及雜糧並經曬乾完成之後,就由部落的頭目及長老協商祭典日期,然後向部落報訊慶祝黑米祭(Tapakarhavae)之事,也就是在收割完成之後,慶祝豐收之意。

5221381611_9930dd4bf1_b  

黑米祭的另一個意義就是感謝神明一年來在農事耕作期間的保佑,不致碰到傷害及咒詛而順利平安;而過去農事期間所有的禁忌也在這一天向神明請求解除,並准許外族進入部落一遊,也願神明容我族人享用這豐盛的五穀雜糧及農產品,並助往後的農事耕作期間帶來充沛的雨量,讓稻米(黑米)及雜糧生長茂盛,收成更豐碩,並祈求全家平安、部落風調雨順,此乃舉行黑米祭(Tapakarhavae)之緣由。

在當代文化復振的脈絡下,多納新興意見領袖試圖藉由述說黑米的由來傳說,喚起族人對傳統信仰的記憶,藉由舉行「黑米祭」,喚起族人對傳統社會生活的印象,並藉由強調「黑米祭」的特殊性,凝聚族人的社區意識和文化認同,以及提醒族人保存和延續「傳統」文化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高雄原鄉特色產業 的頭像
    高雄原鄉特色產業

    高雄莫拉克原鄉特色產業重建討論平台

    高雄原鄉特色產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