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平地飲食幾乎每一餐都有香噴噴的白米飯,搭配各式各樣的菜餚,吃起來真是美味,然而對於山區部落的居民而言,卻不見得有白米可以食用。早期在山中,部落的居民除了狩獵的物品可食用之外,最主要的糧食是「小米」,也是原住民族最早學會種植的食物。對高雄茂林區的魯凱居民來說,小米除了是基本糧食外,也是釀製小米酒主要的原料,更是論婚嫁不可或缺的聘禮,由此可知小米對台灣原住民族的重要性非凡。
早期的族人種植小米完全靠天吃飯,一旦有了天災或蟲害,那就是飢荒年了,整年就必須挨餓。所以,祖先們立下了不少禁忌,也規範了不少拜天祭祖的儀式,讓後代子孫去遵循,希望得到老天的祝福和祖先的庇佑,好讓小米年年豐收,這也是小米祭的由來。
小米祭一來是祭天拜祖,二來是慶祝豐收,為一種神聖的儀式。一年一度的小米祭是全部落最大的活動,要舉行小米祭除了長老開會還要巫師做好夢才能決定日子。
小米祭通常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左右舉行,祭典期間包含請神、報信、烤小米占卜、生命禮儀、禁食及潔淨的祝禱儀式、宴客、晚會等,過程繁雜,不是一兩天可以進行完成的儀式,至少要舉行一星期甚至要半個月,從選定日子後就要開始籌備了。
其中,烤小米儀式用來判斷來年的吉凶,其儀式先由祭司在地面挖一淺坑鋪上石板,然在在鋪上蕉葉悶煮小米,燜烤一段時間後由祭司指示將其打開,如果小米餅完美無缺,則象徵未來一年安好;若沒有烤熟,則象徵會有風、雨之災;烤過焦則有旱災發生的可能;而如果發現有小蟲,則表示未來可能會有蟲災。
透過儀式的過程不斷的展演與詮釋,將傳統知識、禁忌與道德約束傳達到每個族人身上,因此小米祭不僅是魯凱族每年重要的慶典,還肩負起民族文化傳承的重大責任。
留言列表